民俗探源-話說岡山地區的清明掃墓禮俗◆ ◎呂春塗 撰述

  早期到我們岡山拓植移民的先人,以閩南人最多,然而閩南人操的是秦漢時代標準「國語」,證實岡山住了幾代的人留有「中古時代」的遺風,有著一股濃濃的「中原」氣息,岡山地區清明掃墓的禮俗就是上述論點的重要明證。

  「清明節」是中國傳統一年有廿四個節氣中最富人情味,也是最富科學現代化的節度,以陽曆而言皆是每年的四月五日(就是春分後十五天的那一日);太陽在三月廿一日直射赤道後,遂漸往北迴歸線偏移,清明的這一天,正好在黃道上行方十五度角的位置上。大地漸暖,配合了華中、華南地區氣旋帶的南北移動,所以清明時節雨紛紛(多以企旋雨為主)。與:正是動植物舒發銳氣蓬勃,感傷先人創業維艱,正是清掃先祖墓園的好時機。

  對先祖之懷念祭拜,始於古之墓祭,據說由晉文公寒食節演變而來,到唐代源出中原的氏族,有北向長跪離祖先「河」「洛」發蹟地的習貫禮儀;據唐代文學家的書札所述,一般人家上午到墓地祭拜,中午在家裡遙祭歷代祖先;祭拜墓園的供品原則上配合紀念「介子推」的「寒食節」,是不供給熱食的,而供「春餅」(即潤餅捲)、「草(殼)粿」,並在禮後分贈別人,以表把福分分送鄰人的「散福」;這種拜「潤餅」、「墓粿」不用熱食的正是減少山林野火,陪萬物孳長的優良環保意識。

  至於掃墓的確實時間,在台灣因「閩」、「客」之不同,「漳」、「泉」之異,也稍有不同,所謂「死節活清明」;泉州源系的多用「古清明」也就是每年農曆三月初三(在農曆上是固定的,故叫做「死節」),漳州府裔的就就挑陽曆的四月五日(這在農曆觀點上是每年變動的,故叫做「活清明」);至於客家系多沿用泉州的習慣「三日節」,但也可以梢後;今日工業社會,為方便親人聚集發明的革新方式,就在「三日節」到「清明」之間挑個星期天也就是掃墓的好時間;至於去世不久的「新亡」,在生的後世為了早點去探視,同時也免過世的先人過不慣,同常提前掃墓以示不忘之意。

  掃墓的儀式大致可分「掛紙」和「培墓」兩種。「掛紙」是比較簡單的儀禮,「掛紙」其實就是「壓紙」,意思是替死者修?房屋,「掛紙」之前,以鐮刀割除野草雜枝,用鋤頭修補墳上的缺角,拿竹片刮除墓碑上的苔蘚,再「壓墓紙」,墓紙呈長方形,紙的另一端有鋸齒,有黃色(代表牆及地板),有紅色(代表紅瓦片),兩三張一疊,加上小石頭,分別壓在「墓頭」、「墓手」、「墓腳」、「墓後」、「墓龜」及「后土」上;如此整理得煥然一新,子孫們再排到「墓埕」前,點香祭拜,這便完成了「掛紙」的掃墓儀禮。

  「培墓」(或是「焙墓」,表越焙子孫越旺)的儀式,通常「新亡」連「培」三年,添丁、娶新娘,也都連年「培墓」,另「檢骨」即(「五胡亂華」被逼南遷的中原人士「歸葬」,骨殖歸故鄉遺風的革新版)的「新葬」,也要連三年「培墓」;這種隆重的掃墓儀式是祭供「三牲酒餚」的,且在鮮花素果之外「韭菜」(表示永久不忘)、「鴨蛋」(表示圓滿、子孫綿延)、「甜芋」(表示感情甜蜜)、「豆子」(多子蔓延)等。至於新墳的第一次「培墓」另有一名詞稱為「開墓頭」一定得有「豬頭」為「牲醴」,以示子孫諸事發達順遂。

  現在政府明文規定清明節為民族掃墓節,放假一天,並由首長主持遙祭黃(帝)陵,及民族列祖列宗,及革命烈士外,鼓勵民間為祖先掃墓,期子孫緬懷先祖慎終追遠之孝行,將傳統的美德發揚光大。檢視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