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道教◆
先民移墾本鎮定居之初由閩南、潮汕故鄉迎神祇奉祀,以為各庄頭守護之神,初以生活維艱,僅用茅草,磚石搭建為廟;迨開墾事業發達,民家日多,乃改建瓦頂宮殿,後擴建為美侖美奐之殿宇。為當時各隅住民精神寄託及信仰、政治、社會團結之中心,與人民生活息息相關。
迨遜清割台,岳馬倥傯,宮廟曾被日軍佔用,日本以祂為各庄社人民精神寄託及政治、社會團結之中心妨得其統治,濫加破壞,且多冒瀆神明之行為。尤以民國二十六年我國全面抗戰之後,日人著全力推展其「皇民化」政策。在宗教上積極在各地創建其神道教的「神社」外;又藉實施所謂寺廟昇天,大廢宮殿、燒燬神像,禁止民間舉行道教儀式(為供奉香、紙等),進行宗教迫害,對信眾較多之信仰中心,輒以各種名義,予以鏟除,為本鎮媽祖廟原建於現平和路、維仁路口,則以妨礙都市計劃為名,強予拆廢。碓部份日人尚可接受之神社,則略施日本法術,移祀鄉間,或廢置倉庫或根本燒燬;部份信徒私下暗祀家中,迨民國三十四年日本敗潰,台灣光復神佛始再見光明。強殖於各處之神社,侵入各家之日本神棚亦盡廢除,原有之道教信仰形式遂告恢復。近年經濟繁榮,民生樂利,信仰自由風尚下,本鎮之道教信仰乃得有今日之蓬勃發展。
名 稱 |
主 神 |
創建年代 | 地 址 |
|||
壽天宮 | 媽 祖 | 康熙6年 | 壽天里公園路40號 | |||
前峰宮 | 玄天上帝 | 嘉慶7年 | 前峰里一鄰 | |||
代天府 | 萬歲千歲 | 咸豐5年 | 石潭里十鄰 | |||
昌安宮 | 池府千歲 | 同治元年 | 台上里台上路43號 | |||
清水祠 | 清水祖師 | 民國8年 | 為隨里為隨路60號 | |||
北興宮 | 玄天上帝 | 民國8年 | 本洲里九鄰 | |||
崑山宮 | 三山國王 | 民國13年 | 潭底里潭底路 | |||
惠峰宮 | 媽 祖 | 民國16年 | 嘉峰里7鄰 | |||
代天府 | 五府千歲 | 民國21年 | 大遼里大遼路2鄰 | |||
聖母宮 | 媽 祖 | 民國24年 | 嘉興里嘉興路197號 | |||
真![]() |
文衡帝君 | 民國24年 | 華崗里挖子路 | |||
代天府 | 五府千歲 | 民國26年 | 竹圍里竹圍路 | |||
代天府 | 池府千歲 | 民國38年 | 後協里16鄰 | |||
福興宮 | 三山國王 | 民國39年 | 福興里8鄰 | |||
協和宮 | 池府千歲 | 民國41年 | 協和里協和路360號 | |||
金母宮 | 瑤池金母娘娘 | 維仁里維仁路37巷11號 | ||||
廣德宮 | 尪元歲 | 竹圍里新庄路5鄰 | ||||
寶公宮 | 媽 祖 | 民國48年 | 劉厝里7鄰 | |||
碧紅宮 | 池府千歲 | 民國50年 | 碧紅里永樂街3巷18之4號 | |||
慈雲北極殿 | 玄天上帝 | 民國60年 | 嘉峰里田厝路 | |||
關帝宮 | 關帝聖君 | 大莊里大莊路 | ||||
尪公寺 | 尪元帥 | 程香里3鄰 | ||||
雷王府 | 雷府千歲 | 後紅里10鄰 | ||||
清水宮 | 清水祖師 | 華崗里挖子路 | ||||
聖明宮 | 媽 祖 | 華崗里大埔路32號 | ||||
碧雲宮 | 祖師公 | 灣裡里2鄰 | ||||
佛三萬化府仁壽宮 | 中壇元帥 | 仁壽里正言街76巷1號 | ||||
聖帝堂 | 關聖帝君 | 程香里程香路90號 | ||||
聖善堂 | 關聖帝君 | 台上里成功路88巷5號 | ||||
讚皇宮 | 葉府千歲 | 程香里 | ||||
慈雲堂 | 關聖帝君 | 協和里16鄰育英路43號 |